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同心

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2024年工作综述

  • |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晚)报 作者:闫珅 李辉 发布时间:2025-03-24 09:21:51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谱写华章。这一年,在中共西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建言资政,紧扣深化改革凝心聚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西安市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政协会议活动20次,批办各类报告、提案、信息73次。


  这一年,市政协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政治引领。


  这一年,市政协围绕西安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协商议政活动,以高质量建言助推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市政协聚焦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和民生关切问题,持续加强民主监督、助推决策落实。


  这一年,市政协持续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工作,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西安发展合力。


  这一年,市政协强化制度执行,基本形成靠制度履职、靠制度落实、靠制度保障、靠制度问效的工作格局。


  一年来,市政协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基本遵循,把广泛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作为人民政协重大职责,把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事业发展的初心使命,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泉,不断推动全市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在学思践悟中夯实思想根基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市政协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市政协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先后组织集体学习40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开展学习32次,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组织政协常委赴深圳专题培训,举办8场委员报告会、4期政协大讲堂,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过去一年,市政协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效能,落实“双联系”“全覆盖”工作要求,将234名中共党员委员编入29个党支部,引导中共党员委员在宣传宣讲、协商议政、联系联谊等履职活动中走在前、作表率,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精准议政建言


  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与中心工作“同频”,与服务大局“共振”。这一年,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政协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西安电化学长时储能未来产业关键环节基础良好,建议借助光伏、氢能产业优势,凝聚电化学长时储能领域产学研力量,打造长时储能产业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5月23日,在市政协专家协商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市政协委员赵天寿的建言赢得与会人员赞同。


  政协“搭桥”谋良策,政企“交心”聚共识。市政协创新搭建协商平台,举办西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半年围绕“促进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下半年聚焦“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和韧性”议题深入协商,会上企业畅谈意见,会后政府及时将企业家诉求转化为服务举措,进一步促进了新质生产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围绕“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协建立“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政协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协商座谈会机制,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杨陵区政协齐聚西安,聚焦“西安都市圈”发展重大问题深度研讨、建言献策,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文旅融合互通的意见建议》,达成了共推“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市政协认真执行年度协商计划,不断完善协商机制,坚持协商前深入调研,协商中充分论证,协商后推动落实,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协商议政活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高质量建言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年提案立案700件,已全部办结,其中市级领导批办重点提案10件、领衔督办重点提案26件。一年来,组织重要协商活动16场次,报送8份建议案、3份专题报告、2份视察报告、12份政协信息,提出意见建议400条,18份协商报告受到党政领导批示,绝大部分建议被部门采纳,协商成效进一步提高。


  聚焦群众关切


  在服务为民中写好履职答卷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是政协始终遵循的履职理念。


  教育和医疗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心。连续两年,市政协先后组织委员走进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到全市40家学校、24家医疗机构开展视察。委员们在一线履职中聚焦民生关切,通过委员讲变化、谈感受、提建议,在全社会进一步汇聚起解民忧、办实事的合力。


  围绕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等重大任务开展综合民主监督,形成27个方面80条建议,涉及部门积极整改,共推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牢记“国之大者”,围绕秦岭生态保护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提出农家乐和露营地日常监管、峪口入河排污监管和污水治理、生态文化价值转化等6方面建议,推动相关问题整改,切实守护好中华祖脉。


  坚持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协助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落实。围绕山区村民供水保障、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供给、培育壮大外贸企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开展6项专项民主监督,全面深入调研视察、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认真负责提出意见,助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一年来,市政协持续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机制,丰富工作实践,提升监督质效,聚焦全市重点工作和民生关切问题,通过提案、视察、协商、督办等形式,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精准有效的民主监督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


  画好最大同心圆


  在凝聚共识中汇聚发展合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市政协把凝聚共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落实到履职工作各环节、各方面。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赴分管部门、联系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宣讲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全体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群众、企业园区、社区学校,宣讲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和市委重大部署1100余场、受众2万余人次,把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市政协持续做优品牌活动,大力加强联系联谊。开展“保护祖脉秦岭政协委员在行动”,组织住西安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和市、区县政协委员持续开展“清洁秦岭、绿化秦岭、赞美秦岭、宣介秦岭、奉献秦岭”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秦岭保护。


  统筹全市政协系统开展“9·21”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引导委员沉到基层、下到一线,以协商议政、走访慰问、文化展演、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政协委员走进民生领域”集中视察、“书法扮靓城市”“政协委员眼中的新西安”“模拟政协学生社团”以及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合调研……各项活动起到了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


  健全制度机制


  在狠抓执行中提升工作水平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2024年,市政协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提升履职能力。在修订完善55项制度基础上,跟进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的实施意见》,制定《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若干措施》,促进政协经常性工作提质增效。


  这一年,是市政协“制度执行年”,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明确政协各部门岗位职责、目标任务、标准要求,持续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狠抓制度执行、完善配套措施、强化执纪问责,基本形成靠制度履职、靠制度落实、靠制度保障、靠制度问效的工作格局,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得到提升。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市政协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西安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笃定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聚焦“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闫珅 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