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产业工人的使命与担当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国有企业要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广阔舞台,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双向奔赴,推动产业工人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创新能力、更好技能水平,扎根在一线、深耕在一线,为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砥砺奋进。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贡献智慧。
国有企业创造更广阔舞台,建优建强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要深刻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特点,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主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有力改革措施、更强大政策合力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建舞台、搭梯子。如,建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推动产业工人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链条双向交叉。建设工匠学院,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标准化、规范性培养体系,打通技术、管理、工匠晋升通道,营造提升技能、培育人才、弘扬精神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优化激励措施增强活力。产业工人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要坚持“多劳多得、技高者得、创新者得”,落实按要素分配政策等重要举措。持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创造性、主动性。技术人才有回报,收获稳稳的幸福,产业工人队伍才能建得好、稳的住。
三是坚持吸引培育更多青年人才。青年是事业的未来,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只有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加入产业工人队伍,并成长为推动基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国家产业发展才能基业长青,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产业工人要以更高政治站位,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发挥制造业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用,产品工人责无旁贷,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是持续提高思想认识。产业工人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产业工人。二是永葆对党忠诚政治本色。产业工人要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在个人技能提升、为产业谋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扎根基层做贡献,以实绩实效诠释对党忠诚。
产业工人要以更强创新能力,始终聚焦产业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产业工人是联结创新与生产的关键角色。一是主动融入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工人要聚焦制造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岗位谋创新,并从发展大局中锚定创新方向,以自身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二是主动揭榜挂帅攻坚克难。只有那些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产业工人身处科技攻关第一线,最清楚问题所在,要始终聚焦产业发展各场景的难点、痛点,尤其是“卡脖子”技术难题,挺膺担当,以问题解决检验创新成效。
产业工人要以更好技能水平,始终提升攻坚能力
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趋势更加明显,产业工人大展身手正当其时,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增强技能服务新型工业化。一是苦练内功提高本领。产业工人要与时俱进更新改造个人技能,推动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技能储备。二是用好资源提升能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颁布实施,为产业工人全方位提升营造良好环境,产业工人要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创新等有利资源,专注个人提升,以积极姿态迎接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破解“脆弱性”,增强战斗力。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以建优建强产业工人队伍为抓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马勇 单位: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