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政协:燕晓斌委员的开心事
“我撰写的《唱响蒲城酥梨“首位产业”名号》的提案被县政协表彰为优秀提案了!”2月14日,正在对梨树进行春剪的蒲城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蒲城县家庭农场协会会长燕晓斌高兴地说。
同样令燕委员和蒲城干部群众高兴的好消息还有:“蒲城酥梨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誉奖,果业发展再攀新高峰”“‘蒲城酥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45.97亿元”‘建平酥梨’‘鼎四方苹果’‘春雨鲜桃’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特质农品目录’”“蒲城县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评为特色水果重点县(酥梨)、苹果重点基地县”“创建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2个,市级高质高效示范园3个” ……
蒲城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优等酥梨最佳生态区”,是中国酥梨之乡、国家出口酥梨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了让“蒲城酥梨”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惠民产业,在2024年2月召开的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蒲城县家庭农场协会会长燕晓斌提交了《唱响蒲城酥梨“首位产业”名号》的提案,提出了抓引导、提质量、延链条和出政策、重表彰、强品牌等建议。由于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好,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重视和采纳,蒲城酥梨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我提出的改制(建立‘技术指导+结对共赢’制度)、改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改良土壤新技术)、改头(实施高接换头优化品种)等建议被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文件原文采用了。”为提升“蒲城酥梨”品质,凸显“蒲城酥梨”首位产业发展定位,蒲城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了《蒲城酥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按照“稳规模、提品质、降成本、增效益”的新要求,全面贯彻“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主体、新机制”的五新理念,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城酥梨试验站的产、学、研作用,以建设现代果业强县为目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00万元在12个镇(办)实施酥梨提质增效项目,扎实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建成全国最大的酥梨生产、储藏、加工、出口基地。
为了让政协提案“开花结果”,县果业发展中心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与燕晓斌委员多次沟通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一是优“种”。通过品种换优调整产业布局,实现“酥梨北扩东进”向罕井、桥陵、尧山、洛滨、永丰等镇扩展,促使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适应市场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提“质”。通过土壤改良、安装支架、节水灌溉、杀虫灯以及搭建防雹网等措施,提升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果品产量及质量,进一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高效示范园;三是扩“宣”。持续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蒲城酥梨”专题推介会、设立蒲城酥梨直销窗口、建设品牌形象店,并借助互联网、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升“蒲城酥梨”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扩大蒲城酥梨市场份额。( 刘海强)